中国碳税蹒跚起步
曾经被业界认为遥不可及的碳税,已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10月中旬,在天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峰会上,碳税成为各国与会代表屡屡提及的词汇。在一场讨论中,国家发改委应对气侯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认为,研究开征碳税的可行性将会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碳税方案,我们正在研究之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证实。
碳税是针对化石原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碳含量或者碳排放量来征收的一种税。最初,这种税是与环境污染物的税收一起被讨论的。
一位参与碳税研究的财政专家告诉记者:“环境保护税已经上报国务院,碳税有可能作为其中的一个税目一同出台。”
碳税开征路线图
早在2008年7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下称财科所)就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研究探讨在中国开征碳税的可能性。2010年年中,一份《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下称《框架》)的专题报告出炉。
气候问题日渐升温之际,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撰写的调研报告,引发了极大关注。
“碳税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税,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碳排放量进行收税,以达到让企业、行业等减少碳排放的目的。”财政部财科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傅志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碳税的研究者们认为,无论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还是从我国总体的税收制度来看,征收碳税都是有必要的。发达国家大多有环境税、能源税,在我国能与碳排放沾边是资源税,但因为其税负很少,很难达到征收目的。
《框架》报告中列出的“中国碳税开征路线图”显示,预计在2012年到2013年适时开征碳税,2014年及以后开征环境税,“并根据碳税实施的具体情况和其他环境税税种的改革情况,完善和优化整个环境税收体系。”
自哥本哈根谈判以来,中国政府为实现到2020年碳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到45%的承诺,采取了一系列节能的措施。“十二五”临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部分地区甚至拉闸限电。
对此,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10月份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有些省采取了不恰当的节能减排措施,马上就得到了制止。现在各省还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努力完成节能的任务。”面对减排的严峻形势,政府有意使用碳税的方式,以达到减排目的。
在对碳税的初步设计中,税基问题争论较大。“在哪个环节征收是最大问题”。一位参与碳税框架设计的专家告诉记者,在消费环节征收应该是最直观的,但如何计算是个问题。直接从原料开始征收会比较简单,但这样就会造成原料涨价。
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推出碳税有三个技术备选方案,一种是放到环境保护税中,作为一个税目,看能否随环境保护税一同出来;一种是比照燃油税改革,将碳税引入消费税中;第三种是把碳税纳入资源税中,根据化石能源的含碳量修改税率。“我们倾向于前两种做法。”他说。
基础难题
历次的方案调研充分显示,开征碳税的阻力主要将来自企业、行业以及地方政府。
“最难的是碳税没有一个基础。”一位参与碳税研究的专家告诉记者。“燃油税之前是有个燃油费,有基础。但是也走得那么艰难。更何况是新开碳税。”
理论上,碳税应当按照企业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来征收,这意味着要对各个工厂加装二氧化碳排放的计量器,但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监管难度也将大大增加。因此,初步的方案,将根据企业购进燃料的量,由征收机关来估算有多少碳排。
《框架》设计了一些套价的基础:如果2012年开征碳税的话,按照现阶段化石原料的基础价格,碳税税率在10元每吨二氧化碳,到2020年是40元每吨。
一位参与《框架》制定的专家告诉记者,如此低税率的主要目的,是先把征收碳税迈出去第一步,以后再改革。“第一步都走不出来,讨论具体实施细节根本没有意义。”
环保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在碳税问题上主要涉及到如何核算和计量的问题,二氧化碳从统计上来说比较困难。“对我们来说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温室气体一个问题,很多其他方面的环境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所以从根本上还是要从环境税的角度出发。”
种种争议面前,有专家提出了分步走的策略:对于排放量大的支柱型企业,采取浮动税率的办法。例如,在碳税开征第一年给予低税率,但是同时告诉企业,三年或者五年后税率会提高到多少。对于与政府签订自愿减排协议的企业,可以实行零税率或者给予50%的折扣。
- 国内碳税应提上议事日程
- 碳税开征阻碍重重 消费环节或成切入口
- 低碳金融“钱”景可期
- 自愿减排标准推进中国碳交易体系化
- 按排量征收能否收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 专家呼吁征收碳税
- 欧洲气候基金会建议将节能作为约束性指标
- 非营利性机构携手WWF发布最节能产品名录
- 临汾浮山城乡悄然掀起“低碳热”
- “十一五”节能减排有望交出合格答卷
- 中国低碳经济面临三大矛盾
- 深圳探路排放权交易市场化
- 中国碳税蹒跚起步
- 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完成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自愿碳减排标准”正式发布
- 中国碳交易市场没有具体时间表
- 碳交易首次进入官方文件 航空电力应先行试点
- 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完成 节能决战展开最后攻坚
- 三大策略凸显低碳环保理念
- 中国东盟“低碳携手”能源合作有助地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