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讯 能源资讯
热门搜索:最新消息 五百强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能源资讯 > 煤炭板块

李廷:煤市基本面较好 不宜过度追涨

2010-10-27 14:02:31 已查看:2617次

从10月初开始,国内动力煤价格逐步进入上涨通道,代表性地区动力煤价格普遍有所上涨。其中,10月初以来,山西动力煤坑口价每吨分别上涨10-20元不等,涨幅普遍在2%-4%左右;秦皇岛港各煤种最低平仓价每吨分别上涨20-35元不等,涨幅均在4%左右;广州港5500大卡优混煤和5000大卡大混煤价格每吨分别上涨50元和80元,涨幅分别为6.2%和11.4%。

冬季用煤高峰日益临近,为了保障冬季电煤和取暖用煤正常供应,各地纷纷加大冬季用煤储备力度,因此,煤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其实是比较正常的,这就是所谓的季节性上涨。除了正常的季节性用煤高峰即将来临之外,前段时间广为流传的“千年极寒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关于煤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了煤价上涨趋势。

目前媒体上关于煤价上涨或者即将上涨的声音四处皆是,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都在看涨煤价。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受上面提到的季节性用煤高峰和千年极寒说法影响之外,当前市场上充裕的流动性和投机炒作风气盛行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煤价。当前,各国仍然实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非常充裕,加之近年来投机炒作风气盛行,在普遍预期煤价将会有所上涨的情况下,难免会有部分投机资金入场,借机对煤炭进行投机炒作。在此过程中,部分媒体在不了解市场真实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夸大性的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纣为孽的作用,加剧了市场紧张气氛,进一步推动了煤价上涨。

其实,目前国内煤炭市场基本面整体较好,如果市场能够保持一定的冷静和克制,未来一段时间煤价应该可以避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首先,从煤炭需求情况来看,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不断下滑,水电出力同比大幅增加,动力煤旺盛需求形势明显转变。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火电发电量、粗钢产量、合成氨产量分别完成2601.1亿千瓦时、4794.6万吨、以及365.75万吨,除了火电发电量同比小幅增长1.99%之外,粗钢产量和合成氨产量分别同比下降5.9%和12.79%。相反,由于今年夏天以来雨水较为充沛,水电出力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同比大幅增长。9月份水电发电量为755.61亿千瓦时,同比大增32.86%。

虽然9月份的数据只能反映过去,不代表未来,但是,由于今年水电来水较好,加之,水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今年冬天水电发电量月同比增加200亿千瓦时应该是有可能的。此外,节能减排、出口阻力加大等等也将继续抑制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加。因此,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冬天动力煤需求形势可能将有所转变。

其次,从煤炭生产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原煤产量持续保持了增长势头。国家安监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累计完成原煤产量217042.9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917.54万吨,增长17.24%。另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山西省累计完成原煤产量52229.11万吨,同比增长21.08%,其中,9月份山西省完成原煤产量6303.3万吨;1-9月份,内蒙古累计完成原煤产量54772万吨,同比增加9055万吨,增长19.8%;1-9月份,陕西省累计完成原煤产量25901.24万吨,同比增加7549.29万吨,增长41.14%,其中,9月份原煤产量达到3023万吨。可见,今年以来三大煤炭主产省区原煤产量均持续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这将对煤炭稳定供应提供重要保障。尽管近期有媒体以“寒潮供暖开启煤炭需求旺季 山西电煤难求”这样的标题对煤炭市场的火热进行了报道,但是,笔者认为这可能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炒作的嫌疑。资源整合之后,即便市场供求正常,普通老百姓和那些小一点的中间商也会感觉煤炭市场紧张了,这是因为,之前他们主要是从小煤矿买煤,现在小煤矿越来越少了,而他们和国有大矿却还没有建立或者难以建立供应关系。

再次,从当前的煤炭库存情况来看,无论是中转港还是电厂,煤炭库存均较为充足,电厂较好的借鉴了之前的经验,进行了较好的电煤储备。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24日,重点电厂电煤库存仍然保持在6277万吨,平均可用天数仍高达21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此外,10月2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722万吨,同样处于较高水平。

此外,煤炭进口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充足了国内供应,

通过以上对煤炭需求、供给、库存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今年冬天,煤炭市场基本面整体将较为宽松,如果市场能够保持冷静,今年冬天煤炭价格可能能够避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如果中小用煤企业担心煤价出现大幅上涨,而纷纷进行所谓的“抢购”,或者部分游资借机对煤炭进行炒作,那么部分时段煤价可能真的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是,由于煤炭市场供求整体形势较好,煤价大幅上涨缺乏实际需求支撑,最终煤价还是会回归理性。因此,笔者认为,即便未来煤价继续上涨,但是,对于有实际需求的用户来说,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需求和资金实力、储备能力进行适当的储备,适可而止,而不应该过度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