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人员追逐这一目标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一直看好光热产业发展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就曾大胆预言,“2015年到2020年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进入初步商业化运作阶段”,届时,光热发电将快速展开区域性发展。
与火电结合规避产业瓶颈
在不久前举办的“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中关村产学研协同创新洽谈会”中,一个题为“太阳能——煤炭互补发电系统”的项目尽管只有一个展板和几页研究报告(不易立体展示),却仍被活动主办方——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安排在了展区最为显要的位置。
华北电力大学在读硕士生张民幸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了他正在协助导师完成的科研项目:“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集热器汇聚太阳光热能,加热导热油产生高温,再将这一光热环节与火电、燃煤机组相结合,利用光能为火电、燃煤机组的供水加温,从而节省大量的煤炭。”
“现在我国火电比重超过70%,实际上,将其与光热发电相结合是件双赢的事,不但可以降低光热发电造价,使其尽快进入产业化环节,还可以有效节省煤炭。”张民幸兴奋的告诉记者。
“我们利用导热油与水进行水汽交换,冷却后,价值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