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能源的短缺是在我国煤炭产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2001年我国能源生产达到14亿多吨标准煤,2007年猛增到26.5亿吨,年增长率一度超过16%,但仍无法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在此期间,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每年消耗的3亿多吨石油中一半需要进口,且进口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能源需求的过快上涨凸显了经济过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以及生产生活中触目惊心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
2008年发布的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通知指出,我国“能源消费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例如,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曾比欧洲平均水平低15%-20%,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低效电机及相关设备、低效照明产品仍在大量使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照明以及家庭用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浪费现象。
当时,有关部门表示,如果我国汽车燃油能耗赶上欧洲平均水平,那么,一年可以节约大约2000万吨成品油,价值超过1000亿元。
为此,国务院领导人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