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上,建立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定价机制,用市场手段控制煤炭开发的节奏,节约、高效的利用资源,保护矿产生态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也是困扰我本人和国家能源局的一个大难点。各地都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都想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恨不得把掌握的煤炭在这一届都给开发出来。比如新疆的煤炭占全国的40%,新疆也很愿意把煤炭的开发作为发展新疆经济的推动力,也规划了很多大煤矿,但是如何使用、如何运输、如何消化都是大课题,有的甚至要把它变成电,那需要长距离。有的搞煤化工,那搞出来的产品销到哪里去,有的说运出去,那铁路怎么修,所以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在煤炭产业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各级干部真正把思想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这句话说起来好说,但是做起来很难。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矿瓦斯、煤层气化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谈到煤层气化开发,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有很大。那什么影响了我们大规模的开采煤层气?除了基础比较薄弱外,比如矿井的重复设置。
我想利用这个平台也谈我的几个观点:
一是关于“十二五”的煤炭产量,“十二五”建议已